與10年前相比,如今的私募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機構(PE/VC)是資本市場中支持創業創新的重要資本力量之一。日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公布的今年第11期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月報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在協會存續登記的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880家;存續備案的私募股...
今日,全國股轉公司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辦法》和主辦券商執業記錄(2019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對主辦券商2019年11月的執業質量情況進行了評價計值,并公布了評價結果。
今年以來,市場在不斷調整的同時,A股整體估值水平逐步趨向合理,市場中破凈股、破發股層出不窮。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A股市場中破凈股占全部A股比例近一成。
資本市場的實體經濟“晴雨表”功能正通過上市公司逐步得到體現。今年前三季度,實體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45萬億元,凈利潤1.52萬億元,利潤總額相當于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一半。
日前,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證券業協會”)就2019年第三季度債券市場10家評級機構的市場表現、業務發展及自律管理、合規情況進行了總結。
12月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會議強調,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在市場高呼聲中,新三板改革終于在今年10月份拉開大幕,新三板再次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股權質押警鐘長鳴不斷。12月2日,南京證券公布已分別收到上交所和深交所下發的紀律處分正式決定文件,滬深交易所擬對南京證券作出暫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權限3個月的紀律處分。
今年以來,A股主要指數振蕩上行,申萬二級券商行業指數隨之上漲,截至11月28日,券商行業指數已累積上漲24%。不過,經紀業務為券商帶來的贏利點能否持續?行情不好時要如何應對?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在資本市場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當下,券商轉型發展迫在眉睫。
記者近日獲悉,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認真落實中央關于“開門搞整改”的要求,把員工和客戶滿不滿意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整改落實的評價標準......
近日,上海清算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和國泰君安證券攜手舉辦的“銀行間市場利率衍生品創新業務研討會(國泰君安專場)”在上海圓滿結束。來自上海清算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和國泰君安證券的相關領導和業務人員以及來自二十余家商業銀行、外資投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租賃公司的嘉賓蒞臨本次研討會。
截至10月31日,36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的業績已經公布完畢。得益于股市的回暖和科創板的落地,不少券商成功打贏“翻身仗”。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36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約2744.58億元,同比增47.5%;合計實現凈利潤約797.27億元,同比增長65%。
易方達基金與荷蘭最大的養老金投資公司APG于11月29日共同宣布,將聯合推出首個中國責任投資固定收益策略,該策略將遵循歐洲責任投資框架,努力契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11月21日,暫停近4年的浮動管理費率基金重啟試點。包括華安基金、中歐基金、富國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國泰基金和興全基金在內的6只來自上海的公募基金率先正式獲批。據悉,其中5只基金已發布份額發售公告,于11月28日(本周四)起正式發售。
2019年之后,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在新能源補貼取消后,市場銷量下滑,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二是眾多車企進入,新能源車企在日漸下滑的市場份額中競爭白熱化。
在政府對私募基金行業市場準入管理的邊界得以明確后,那些打著“私募基金管理”旗號但并不從事相關業務的企業,今后將面臨監管部門持續關注。與此同時,對于真正從事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的企業,市場準入將更加透明公正,準入隱性壁壘將進一步消除。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的加速,A股相繼被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等境外重要指數納入編制范圍。ETF作為推進國內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全球市場互聯互通的“橋梁”,將持續推進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并成為國內投資者投資全球或跨市場的重要工具。
與10年前相比,如今的私募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機構(PE/VC)是資本市場中支持創業創新的重要資本力量之一。日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公布的今年第11期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月報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在協會存續登記的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880家;存續備案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8466只,基金規模8.57萬億元,創業投資基金7777只,基金規模1.14萬億元。
12月6日,由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指導,中國創投公益聯盟、盛世投資主辦的“2019中國創投責任投資峰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中國創投委會長、中國創投公益聯盟名譽主席沈志群,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副秘書長吳秉昆出席并致辭。
據悉,畢馬威2019年第三季《風投脈搏》報告顯示,亞洲于季內錄得922宗風險投資交易,較上季錄得的839宗大幅上升,同期全球風險投資交易宗數則由5138宗下跌至4154宗。
近些年來,私募股權投資在追求利益的同時,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也在增加,倡導在投資中關注ESG,即環境、社會和治理。當前,ESG投資新理念越來越被國際投資機構運用,逐漸成為國際范圍內主流的投資方式。
金山辦公近日正式登陸科創板交易,再次引發人們對國產計算機軟件的關注。軟件行業作為國家戰略發展中重要的新興產業,近年來得到了國家的重點發展和大力扶持,在投融資、稅收、產業技術、收入分配、人才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得到了政策扶持和保障。
10月25日,云徙科技正式宣布完成3.5億元B輪融資,或成為業內第一家突破B輪的中臺服務商。同時,云徙科技宣布將以數字中臺3.0為數字商業底座和引擎,投入近億元專項資金啟動云徙未來3年戰略部署——數字中臺燈塔計劃。
2019年,創投圈熱點不多,但在羅永浩、同道大叔等知名人士入局的助推下,電子煙投資或許能算得上是一個“風口”。 自誕生以來,電子煙就一直處在爭議之中。9月以來,美國相繼發生6起疑似電子煙致人死亡的相關案例,又把電子煙推上了風口浪尖。有數據顯示,今年5月起,與電子煙相關的肺病發病數量激增,全美33州約有450個相關病例。 在我國,電子煙入局者也越來越多。今年8月,清華大學公共健康與技術監管研究課題組發布的《2019電子煙產業監管狀況報告》顯示,中國電子煙市場還處于野蠻生長時期,當前,中國已經有數千家電子煙企業,幾乎每天都會有新品牌誕生,一些電子煙頭部企業的估值甚至超過20億美元。
運營21年的老牌英語培訓機構韋博英語近日深陷負面漩渦之中,其被多地媒體爆出在多個城市有多家門店關門,引發該機構學員恐慌。然而,與專注線下培訓的韋博英語難以扭轉的頹勢相比,近一段時間以來,在線教育行業在PE/VC市場的融資消息不斷,同時,新一批企業繼續涌入教育培訓市場。 據IT桔子統計,截至10月15日,僅10月份以來就有8家教育類企業獲得融資,包含天使輪、Pre-A輪等多個輪次,甚至有一家在線教育機構宣布獲得了E輪融資。 在資本寒冬中仍能獲得融資機會的在線教育會是一門好生意嗎?2018年,多家在線教育機構被曝突然跑路或倒閉,一時間關于行業泡沫的討論成為投資人關注的重點話題。如今,在線教育迎來政策利好,行業是否能探索出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租賃資產作為天然的ABS基礎資產,具備現金流穩定、期限短、債權范圍明確、操作方便等特征,有助于盤活租賃公司存量資產,在短期內可集聚大規模的發行體量,近年來已成為租賃公司融資創新的重要渠道,租賃公司也成為我國ABS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2019年上半年,伴隨市場運行和風險特征的新變化,債務融資工具市場違規案件總體呈現出“常規案件減少、重大案件增多”的新特點。
現場檢查是證券交易場所履行一線監管職責的重要方式。《金融時報》記者從全國股轉公司獲悉,全國股轉公司在前期已對部分掛牌公司開展現場檢查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監管機制,探索出“日常審查+公開問詢+現場檢查”的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聯動模式。
全國股轉公司向132家未按期披露半年度報告的掛牌公司及相關責任人發送紀律處分事先告知書
近期,全國股轉公司正研究啟動提高掛牌公司質量工作,全面提高各層級掛牌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公司治理質量和公司經營質量
近日,上海清算所在杭州舉辦“托管人服務專題研討會”,重點圍繞債券賬戶管理、債券托管結算等日常服務深入聽取市場機構意見建議,同時也結合多級托管等話題開展探討。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相關代表,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20家托管人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
近日,全國股轉公司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辦法》(以下簡稱《評價辦法》)和主辦券商執業記錄(201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對主辦券商2019年10月的執業質量情況進行了評價計值,并公布了評價結果。
“民營企業需要更多關注實體經濟領域的并購,合力形成民企高質量發展的方陣,在全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進程中,要不斷激發民營經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要賦予民營經濟平等的市場經濟地位。”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黨組成員邱小平在12月8日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并購年會上表示。
11月29日晚間,上交所官網正式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審核規則》(以下簡稱《重組審核規則》),明確了科創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審核程序、信息披露要求等內容,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新一輪產業并購浪潮來襲,資本市場相關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適應產業發展,并購重組由此展現出新的特點
重組并購是企業整合資源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式。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近10年來,創業板共有364家上市公司共計披露589單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涉及交易金額5729.25億元;有289家公司實施完成409單資產重組,涉及交易金額3783.36億元,累計配套融資金額超過1304.84億元,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持續推進的當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迎來新政,有望促使并購重組市場加速回暖。證監會日前正式發布實施《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重組辦法》)。本次修訂是繼2016年9月之后,《重組辦法》又一次迎來重大修改。 本次主要修改內容包括簡化重組上市認定標準,取消“凈利潤”指標,進一步縮短“累計首次原則”計算期間,推進創業板重組上市改革,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并豐富重大資產重組業績補償協議和承諾監管措施,加大問責力度。 重組上市是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重要交易類型,市場影響大,投資者關注度高。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本次《重組辦法》主要聚焦在降低重大重組事件觸發條件、恢復配套融資、允許創業板借殼上市等方面,較2016年有明顯的邊際改善,而新增的“加強重組業績承諾監管”,則表明監管層對于市場亂象的治理并未放松。
2019金融時報年終專稿
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
高效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
安徽建行善融商務平臺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