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值此大事盛事之年,工商銀行北京分行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不斷夯實政治根基,擦亮政治本色,在時代發展中講好“大政治”,在改革發展中繪好“大手筆”,在政治建設中擔好“大責任”。
在這個春光明媚、播種希望的季節,舉世矚目的中國兩會隆重召開。來自金融界的代表委員們身負重托聚首北京,盡責履職共商國是。作為人民的代言人,他們用建議良策為民謀利,用專業智慧落實新政,用實干擔當筑夢未來。他們忙碌的身影,是兩會流動的風景。本刊記者直擊一線,跟隨代表委員們的“兩會節奏”,用鏡頭記錄他們在會場內外的履職瞬間。
“一個公共領域的探索者。”這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對自己的定位。多年來,劉尚希深耕財政理論和政策研究,經歷了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復雜過程。他的研究注重實踐性和本土性,多次在重大場合為國家領導人建言。兩會期間,本刊記者在政協委員駐地——北京昆泰酒店見到了忙碌的劉尚希并采訪了他。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這個“課題”的答案正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而形成。在助力“強富美”過程中,“咱們農金有力量”!“全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以不到全國金融機構 15%的資金來源,發放了全國 30% 左右的涉農貸款和小微貸款、60% 左右的農戶貸款、90% 左右的扶貧貸款。”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在接受《中國金融家》采訪時強調:“這樣一組數據足以證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是支持鄉村振興的金融主力軍。
“節日快樂!”3 月 8 日,當記者在河南大廈見到全國人大代表、鄭州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天宇時,他的一句溫馨問候,打破了屋外的料峭寒意,讓記者格外暖心。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離不開信用體系的支撐。而信用體系之所以能發揮作用,一個重要機制就是從經濟社會各個方面對失信者進行聯合懲戒。失信聯合懲戒是信用體系建設的核心環節之一,沒有失信聯合懲戒,就無法建設誠信社會。”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威海市商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先國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在五年任職期內,做出點兒新名堂,為中小銀行發展樹立一個標桿。”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原銀行董事長竇榮興曾與多位來自金融界的委員定下“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五年之約”。如今,一年時光過去,中原銀行為實現這個約定做了哪些工作 , 竇榮興又帶來了哪些履職故事和務實的建言?誠摯邀約之后,在 3 月 7 日的午后時光,記者在駐地采訪了他。
對國有大行而言,該如何履行大行擔當,助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圍繞上述問題,本刊記者兩會期間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設銀行湖南分行行長文愛華。他表示:“國有大行作為我國金融的重要支柱和黨執政興國的金融重器,牢牢守住底線防控風險,不僅僅是自身持續穩健經營的應有之義,更是自覺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穩定的應盡之責。”
兩會期間,本刊特邀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分行行長王衛東介紹該行參與重鋼股份通過司法重整、涅槃重生過程的成功經驗,闡述以法治化方式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抵御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意義,為健全金融法治體系提供建議。
“梅行長您能談談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感想嗎?”兩會期間,小組討論會間隙,記者在駐地廣西大廈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行長梅世文。早在他任國開行扶貧金融事業部綜合局局長時,本刊記者曾與他就脫貧攻堅的相關話題進行過深入交流。時光流轉,又一年暖陽明媚,記者與他的對話在輕松的氛圍中展開。
謙遜溫和、認真嚴謹,提出的建議重實際、接地氣——這是在去年兩會期間的采訪中,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湖南分行行長袁建良留給記者的印象。3 月 13 日,本刊記者再次與他相約訪談,聊聊他關心關注的領域與方向。
“金教授,我是《中國金融家》雜志的記者,去年您提出的‘教會民眾識別不可能的投資’,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您又帶來了什么提案?”3 月 7 日下午,剛剛結束政協聯組討論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在會議室門口被記者“堵”了個正著。
三月,鶯飛草長,春意漸濃。代表委員們帶著民意民聲和建議良策,匯聚北京,共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吉林銀保監局局長劉峰就是其中一位。劉峰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當前,我國金融業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的‘金融夢’就是將自己融入我國金融改革發展的偉大進程中,投身到金融監管事業中,確保吉林省銀行業、保險業穩健運行,通過自身努力推動我國金融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全社會注入了正能量!”3 月 6 日,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銀保監局黨委書記韓沂在小組討論時激動地說:“從中可以看出,過去一年,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得來不易,雖然當前面臨的矛盾和困難很多,但前景依然光明。”
3 月 6 日,湖北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結束后,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保監會信托監管部主任賴秀福剛走出會場,就被記者“堵”在了樓道里。 賴秀福很隨和。我們的對話先圍繞“熱乎的”政府工作報告展開。他告訴記者:“報告信息量非常大,關乎百姓,關乎民生,關乎國運,是一個高舉旗幟、站位高遠的報告,一個謀劃科學、求實求效的報告,更是一個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報告。”
“通”民情,“道”民意。今年兩會期間,在人民大會堂,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部長通道如約開啟,傳來新時代的好聲音。百姓急的,企業盼的,政府干的,兩會與社會深度連通,代表委員們的話語,聲聲入耳,字字真情。
不管是“大數據統一管理”,還是“移動支付的變革”,都是與百姓民生息息相關的話題,更是這個時代需要把握住的兩個重要“風口”。這些話題,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聯原董事長葛華勇成為全國兩會上被記者“圍追堵截”的重點采訪對象。
又是一年兩會時,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長楊小平再次出現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作為一名“老代表”,楊小平對金融深化改革發展、進一步加大支持實體經濟等問題格外關心,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央拿出了實實在在、‘真金白銀’的舉措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空前,這將進一步改善實體經濟的營商環境。”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行長崔瑜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語氣堅定地告訴記者:“我們一定能夠順利跨越高質量發展的關口,最終實現偉大夢想。”
“我的夢想是為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和中國金融的開放與騰飛扎實工作、努力奮斗。”在江西代表團駐地,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長張智富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金融夢”。
北京的金秋到了,一個多月前還令人汗流浹背的三伏天,不覺之間已是微風送爽的時節。2019太極班順利結束了,在最美好的季節里互道珍重,多少有些依依不舍。全班十六人全部學會,今年又完成了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明年春天2020太極班會繼續。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走在秋意漸濃的路上,對自然、對社會的感悟也會油然加深。見微知著,是人類累世傳承的生活智慧。早在農耕時代,人們便善于通過觀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指引生產生活、應對流年禍福。歷史長河緩緩向前,現在這種源自自然的觀察,逐漸演變成專業的指導,匯集個別、細微的跡象,形成宏觀、規律的判斷,推知未來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指數”這個經濟學里的詞匯,越來越多地走進我們的生活。
大同市靈丘縣東河南鎮陽山溝村,是人民銀行太原中支駐村幫扶工作點之一(其他兩個工作點是北張莊村和蒜峪門村)。曾幾何時,這里是一個典型的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的貧困山村,從2014年至今,山花謝了又開,人民銀行太原中支駐村幫扶工作的隊員們換了四輪,終于迎來山村面貌的改變。
九月下旬,杭州西子湖畔桂花飄香,沁人心脾。22日,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主辦、浙商銀行獨家支持的《2019·徑山報告》(下稱《報告》)在此發布。今年是CF40連續第三年發布《徑山報告》,從2017年的“金融開放”、2018年的“金融改革”到2019年的“金融創新”,《徑山報告》主題的設置無不反映當前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迫切任務。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9月23日,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中國金融家》記者跟隨中國銀行扶貧工作隊的腳步,踏上了一片被“嫣紅”與“金黃”渲染得格外靚麗的土地——陜西咸陽。
2019金融時報年終專稿
農行南京分行入駐棲霞區審批中心方便客戶
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
高效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